尽管南下资金交易活跃,但港股A股化的效应并不显著。 随着港股通交易在港股市场的占比不断提升,港股A股化的话题一直为投资者所关注。事实上,无论是“港股A股化”还是“A股港股化”,两地市场在2017年的联动效应不容忽视。但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谷永涛表示,南下资金持股集中度高,加之港股通交易限额的制约,使得其对港股的影响有限;反过来看,A股倒是在今年蓝筹飘红的行情下,开始逐渐呈现市场结构港股化的趋势,这也是A股国际化的一个发展方向,A股港股化是大势所趋。 谷永涛认为: 从近一年的市场表现看,港股A股化并不明显,估值仍然呈现出蓝筹股估值较高的特征,换手率整体抬升结构上变化并不明显。反观A股,在蓝筹行情下,市场结构则呈现出向港股市场靠拢的迹象。 港股通成交金额创新高 但绝对占比仍不高 截至12月22日,港股通交易额占港股总成交额比例约为5.9%,港股通持仓市值占港股主板总市值比例约为7.1%,虽然缓步提升,但绝对水平仍不高。 沪深两市港股通日均交易限额合计210亿元,而2017年11月港交所主板及创业板日均成交额达到1199.55亿港元。 2017年A股港股联动加强 A股今年出现消费白马-周期股-消费白马的轮动行情,港股通的标的也呈同样轮动行情。 市值占比高的行业,涨跌相关性较高 有能力在A、H两地上市的公司,一般都是大蓝筹股,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谷永涛在报告中表示,由于“损失厌恶”效应,南下资金倾向于投资较为熟悉的股票,所以在两地都上市的公司比较受青睐。 A股和港股市场中,市值占比高的行业联动性较强,如银行、钢铁、有色、煤炭等行业。而相关度最低的是计算机、通信和房地产行业。当A股市场出现大市值蓝筹股强势上涨行情时,投资者需求通过陆港通外溢至港股市场。根据信达证券报告中的数据,今年三季度南下资金对港股通钢铁行业持股数量增长近70%,持股市值增长140%,同期港股通钢铁行业指数涨幅约为40%。 南下资金持股集中度高 南下资金在港股市场持股市值Top 5占全部持仓的37%,分别是汇丰控股、建设银行、腾讯控股、工商银行、融创中国。而持股Top 10的股票排名稳定。 从持股行业来看,南下资金持股集中于金融、房地产、计算机、汽车等行业。 行业估值差异明显 (责任编辑:崔晨 HX015) |